首页 > 理论 > 理响塞上 正文

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加快宁夏高质量发展

稿件来源:《共产党人》第18期 作者:宁夏社会科学院 发布时间: 2024-09-20 | 打印 | 字号:TT

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(以下简称《决定》),对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,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。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“要积极谋划和推进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,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,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”。我们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,抓住重点领域改革,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提供强大动力。

 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,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

 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《决定》提出:“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,立足新发展阶段,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,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。”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,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,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。要健全新型工业生态指标体系,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。全力推进工业园区污水治理和工业废弃物综合治理,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机制,推进城乡工业污水、工业废弃物一体化治理,全面加强城市、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治理,不断加大环境监测力度,保持西北领先地位。建立绿色低碳发展机制。聚焦绿色低碳发展要素的整改整治,围绕“六新六特六优+N”产业的绿色生产,大力推进产业绿色转型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全力推进沙漠、戈壁、荒漠、采煤沉陷区大型集中式光伏基地开发建设,开展“绿色园区”试点项目建设,把解决生态问题作为重要考核标准,不断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。建立智能化绿色发展机制,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行动纳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,不断加大数实融合经济体的技术覆盖面,推进钢铁、石化、制药、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提高清洁生产水平。

  加快农业产业要素改革,推进乡村全面振兴

 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《决定》提出,“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”“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”。乡村全面振兴要惠农富农,需要改革乡村产业交易机制,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,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。要学习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坚决克服乡村产业发展中的“大水漫灌”,围绕宁夏葡萄酒、枸杞、牛奶、肉牛、滩羊、冷凉蔬菜等特色产业,打造系统联动的农业产业链。聚焦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,充分发挥农村产权交易所的社会服务职能,切实把精耕细作融入“六特”产业发展中,持续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。要改革农村产业运行和发展机制,以村集体经济为单元,改变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,破解旧的利益结构固化的藩篱。用国家已经投入在乡村的设施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,带动村集体发展竞争力较强的现代化农业产业。要因情施策建立乡村产业发展机制,逐步建立优势农产品的行业主导标准,形成有特色、有质量、有差异的高标准农业产业体系,打造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。同时,要改革财政补贴的运行机制,切实将财政补贴分配在有特色的农业生产中,为宁夏持续提升“六特”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农产品附加价值提供积极的财政支持。

  统筹开放发展新格局,充分发挥区域枢纽功能

 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《决定》明确要求,“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,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,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”。宁夏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支点,发挥着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、联通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桥梁纽带功能。要不断提高内陆开放水平,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。借助区域特色发展的制度支持,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,不断深化与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合作,持续改变对外吸引的制度支持,努力营造市场更加透明开放、法治水平更加规范和谐的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,全要素激活区域的桥梁枢纽功能,将宁夏的产业链、创新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纳入共同发展机制。借助宁夏算力和互联网交换“双中心”优势、东西部协作发展平台等,切实转变合作创新发展运行机制,高标准构建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商的区域投资环境。此外,要借助区域经济体开放功能,深入挖掘宁夏特色文旅资源,通过建立高水平文旅开放融合发展机制,打造一批有宁夏味道、宁夏风情的国际化特色旅游路线。

 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,全要素构筑绿色生态宝地

 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《决定》提出,“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,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,积极应对气候变化,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”。宁夏要切实做到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,进一步筑牢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,需要在重点生态领域建立起综合治理机制,系统加强黄河流域重点生态区、贺兰山生态屏障区、“三北”防沙带、六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、罗山生态区的空间综合治理,打好“三北”工程黄河“几字弯”攻坚战,保护好“一河三山”。在重要生态系统修复方面,实行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。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生态要素,加快六盘山保林、涵水、固土,开展人工促进生态修复行动,加快罗山固沙、造林、保荒,开展季节性放牧或划区轮牧试点。将自然环境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和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,充分融入森林、草原、湿地、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和盐碱地综合治理中,全力提升美丽家园的“新颜值”。要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,牢固树立“谁保护谁受益、谁污染谁赔偿”的鲜明导向,对生态环境保护进行制度体系的全面变革,纵深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监管,探索建立生态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、黄河宁夏段上下游跨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。全力落实属地监管责任,不断完善跨区域联合执法机制,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、稳定性和持续性发展提供制度机制保障。建立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环境保护监督体系,以坚强的组织保障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的监督机制。

  (执笔人:柳安娜)

  责任编辑:何青芳


>>><<<
【作者】:宁夏社会科学院
【来源】:《共产党人》第18期